信息公开目录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23-01-04 10:17:36浏览次数:6840次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本报告是根据国教督办201883号文件中关于普通高校编制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基本要求生成,报告中数据源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统计的时间与平台中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时间要求一致。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立于2004年,主体校园坐落于美丽的汤逊湖畔,占地面积700余亩。学校历经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04-2006年)和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2006-2015年)两个发展阶段,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2016年获批参照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进行招生,已发展成一所以艺术学和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的本科院校,在校生规模过万人。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和建设多科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办学,积极打造科学与艺术、传统与现代、严谨与浪漫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的校园文化,致力于培养富有科学精神和艺术修养、关注生活、表现时代、服务社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专业人才和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博采百年名校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优质教学资源,围绕大文创、大健康专业集群,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推进学科专业交叉、渗透、融合。凝练36个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专业涵盖艺、工、文、经、管、农、7大学科门类。现有招生专业中服装与服饰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五个专业被评选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与湖北工业大学正式启动专业学位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开展艺术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学校下设龙影视传媒学院、环境设计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亚心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共基础课部九院一部。现有教职工近700人,专任教师407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356人,占比86.49%。此外,学校还聘请外名师、企业专家370多人,教师队伍不断优化调整。学校数字影视艺术教学团队、大学数学教学团队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中心等4个基层教学组织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由中外艺术名家规划设计,校园兼具东西方园林韵味,建筑融现代风格与古典气质于一体。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美术馆、陶艺馆、体育馆、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学生公寓、食堂、超市等,总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学校拥有先进的影视媒体实训中心、环境设计实训中心、公共艺术实训中心、时尚设计实训中心、食品与生物科技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护理教育实验中心等8个实验中心及食品工艺实验室、影视工程实验室、生命科学馆3D打印实训室首饰工艺实训室,及黑匣子剧场等专业实验实训室121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6000元,图书馆纸质藏书97万余册。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为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等必修课和创新创业选修课,举办创新创业竞赛、SYB创业培训班和创业沙龙活动,每年外出开拓就业市场,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艺术类专场招聘会以及企业专场招聘会。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集创业孵化、创业培训、创业咨询与服务于一体,面积达8532平方米,免费提供给创业学生使用。2021年被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一批学生成功创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具有国际化的办学视野,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教育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组建了中法艺术交流-新媒体艺术工作坊,开设了新媒体交互艺术项目大师班等;与韩国韩瑞大学结为姊妹学校,先后选派交换生、留学生等近500人。与国内知名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合作,共建亚心护理学院;与成龙DC车队合作,成立赛车研究院;与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两点十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数字艺术研创中心,开设校企定向培养班。与多所国内知名大学开展广泛的合作,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合作创建创新设计研究院,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成立院校发展研究中心。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培养目标: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度开展专科教育,努力争取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面向“大文创、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构建艺术学、工学为主干,文、经、管、农、医等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艺术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武汉,服务湖北,面向全国。

发展目标: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力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基本实现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

(二)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围绕大文创、大健康产业,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2022年,学校新增护理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时尚传播3个本科专业,撤销动物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当年本科专业设置情况见表1-1本科专业招生情况,详情见表1-2

1-1 当年本科专业设置情况表

 

本科专业数量

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当年新增招生专业

当年停招专业

36

29

3

3

    现有29个本科招生专业,31个专业(方向)。专业设置涉及艺术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农学、学等7个学科门类。详情见表1-1

1-2 本科专业布局情况表

 

学科门类

艺术学

工学

农学

管理学

文学

经济学

专业数量

14

7

1

1

3

2

1

所占比例

48.28%

24.14%

3.45%

3.45%

10.34%

6.90%

3.45%

(三)在校生规模和生源质量

2021—2022学年,学校共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0802名,其中本科生9401名,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87.03%。详情见图1-1

1-1 在校生类型分布图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2022年,学校计划招生2880人,实际录取考生2873人,实际报到2727人。实际录取率为99.76%,实际报到率为94.92%。特殊类型招生0人,招收本省学生1728人。

    学校面向全国13个省自治区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9个,文科招生省份7个。详情见表1-3

 

1-3 本科生源情况表

省份

批次

招生类型

录取数(人)

批次最低控制线(分)

当年录取平均分数(分)

平均分与控制线差值

湖北省

本科批招生

物理

524

410.0

416.91

6.91

湖北省

本科批招生

历史

276

435.0

438.96

3.96

山西省

第二批次招生B

理科

6

378.08

388.58

10.5

山西省

第二批次招生B

文科

6

412.1

416.6

4.5

江苏省

本科批招生

物理

7

445.0

447.86

2.86

江苏省

本科批招生

历史

6

474.0

475.33

1.33

浙江省

本科批招生

不分文理

6

532.0

537.33

5.33

江西省

第二批次招生A

理科

22

447.88

451.98

4.1

江西省

第二批次招生A

文科

9

474.95

481.4

6.45

河南省

第二批次招生A

理科

17

416.0

435.75

19.75

河南省

第二批次招生A

文科

8

445.0

452.98

7.98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二批次招生A

理科

31

344.8

359.0

14.2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二批次招生A

文科

15

423.94

438.0

14.06

四川省

第二批次招生A

理科

10

426.09

430.09

4.0

贵州省

第二批次招生A

理科

24

360.0

370.88

10.88

贵州省

第二批次招生A

文科

10

471.0

478.1

7.1

云南省

第二批次招生A

理科

16

430.95

439.29

8.34

云南省

第二批次招生A

文科

6

514.96

522.92

7.96

甘肃省

第二批次招生A

理科

8

345.0

351.82

6.82

安徽省

第二批次招生A

理科

4

432.54

436.2

3.66

安徽省

第二批次招生A

文科

4

480.52

491.9

11.38

福建省

本科批招生

物理

6

433.0

441.67

8.67


(一)师资队伍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充实队伍、优化结构、提高能力的思路,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引进、使用、培养和稳定机制为保障,以营造人才成长环境为基础,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07人,外聘教师373人。自有专任教师占折算教师总数75.72%,学校2021-2022学年在校生总人数10802人,生师比20.1:1。各专业教师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求。详见表2-1

2-1 学校师资情况分析表

项目

数量

基本要求

学生

普通本科生

9401

普通高职(专科)生

1401

自考学生

0

其他

0

折合在校生数

10802

专任教师

总计

407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356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比例(%

87.47

不低于50%

双师双能型

66

双师双能型比例(%

16.22

-

专任教师

主讲本科

课程教师

总计

356

其中:符合岗位资格人数

335

符合岗位资格比例

94.1

不低于90%

外聘教师实际数

373

自有专任教师数量占折算后专任教师总数比例

75.72

不低于50%

生师比

20.1

不高于22:1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6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6.22%;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07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6.29%;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35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7.47%。详见表2-2

2-2 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结构  

项目

专任教师

外聘教师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总计

407

/

373

/

职称

副高及以上

107

26.29

203

54.43

其中教授、副教授

104

25.55

159

42.62

中级

131

32.19

82

21.98

其中讲师

127

31.20

59

15.82

初级

58

14.25

30

8.04

其中助教

58

14.25

23

6.17

未评级

111

27.27

58

15.55

最高学位

硕士及以上

356

87.47

257

68.90

学士

46

11.30

97

26.01

无学位

5

1.23

19

5.09

年龄

35岁及以下

226

55.53

100

26.81

36-45

172

42.26

153

41.02

46-55

9

2.21

61

16.35

56岁及以上

0

0.00

59

15.82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力求打造一批专注本科教学、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教学技法娴熟教学团队和基层教学组织。详见表2-3

2-3 省级教学团队和优秀基层组织明细表

 

 

数字影视艺术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

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

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中心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艺术设计基础教研组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造型设计实验教研组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服装创意造型课程组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二)教师承担本科课程教学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主讲教师资格制度,严把主讲教师上岗关,为教师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实现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全覆盖。通过校本讲座、研讨会、观摩示范课、网络培训、校外培训等多种方式,助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通过助教、试讲、考核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一批具有较高素质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学校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专任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全部主讲本科课程。2021-2022学年学校总计有课程1267门;学校总计有课程3346门次,本科课程中由教授授课有45门次,由副教授授课有807门次详见表2-4

2-4 高级职称教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情况

项目

课程门次

数量

比例

职称

正高

45门次

1.34%

副高

807门次

24.12%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工作,不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积极完善办学条件。2021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总额为3027.57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309.8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411.29万元。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802.79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338.99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为454.75元。近两年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实验经费、生均实习经费祥见表2-5

2-5 近两年教学经费投入生均值一览表

类别

2020

2021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支出

2655.83

2802.79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338.99

329.54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

437.50

454.75

 

(四)教学条件及其应用

1.教学用房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41.84万㎡,总建筑面积22.70万㎡。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134070㎡,其中教室面积30376㎡(含智慧教室484㎡),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55437㎡,体育馆面积14107㎡,运动场地面积27600㎡。

    按全日制在校生10802人计算,生均学校占地面积38.73㎡,生均建筑面积21.01㎡,生均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5.13㎡,生均体育馆面积1.31㎡,生均运动场面积2.56详见表2-6

2-6 各项生均面积情况

类别

总面积(㎡)

生均面积(㎡/生)

占地面积

134070

38.73

建筑面积

227011

21.01

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55437

5.13

体育馆面积

14107

1.31

运动场面积

27600

2.56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542.4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0.51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44.3万元,新增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15.51%

    学校设有影视媒体实训中心、环境设计实训中心、公共艺术实训中心、时尚设计实训中心、食品与生物科技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护理教育实验中心等8个实验中心,以及及食品工艺实验室、发酵工艺实验室、嵌入式创新实验室、影视工程实验室、生命科学馆、动作捕捉实验室、木工实训室、金属工艺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油泥模型实训室、首饰工艺实训室、动漫工作室、数字影像工作室、逐格动画摄影棚及黑匣子剧场等专业实验实训室较好地满足了学生课内外实验(实训)需要。

 

3.图书资料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1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18147.36m2,阅览室座位数1530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97.10万册,当年新增64963.0册,生均纸质图书89.89册;拥有电子期刊50.78万册,学位论文553.37万册,音视频112733.0小时。2021年图书流通量达到7.38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91.89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40.30万篇次。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学校不断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优化专业结构。现有36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5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我校专业带头人总人数为3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8人,所占比例为87.50%详情见表3-1.

3-1全校各学科培养方案学分统计表

学科

必修课学分比例(%

选修课学分比例(%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理学

80.33

19.67

34.43

工学

79.08

20.92

34.30

农学

73.53

26.47

52.16

艺术学

79.78

20.22

51.50

管理学

73.41

26.59

33.90

文学

85.39

14.61

39.08

经济学

79.03

20.97

39.40

(二)课程建设

    学校已建设有12门省级一流课程,131门SPOC课程。本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生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共1096门、3151门次。省级一流课程见表3-2,近两学年班额统计情况见表3-2

3-2 省级一流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1

服装立体裁剪

线上一流课程

2

美术鉴赏

线上一流课程

3

庭院景观砌体工程虚拟仿真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

4

包装设计

线下一流课程

5

大学英语B1

线下一流课程

6

中国文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7

中外美术史

线上一流课程

8

书籍装帧

线下一流课程

9

联合创作

线下一流课程

10

食品工艺学

线下一流课程

11

微积分A1

线下一流课程

12

服装画技法

线下一流课程

 

(三)教材建设和管理

    紧贴大纲,科学选用教材。先后出台《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和《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自编教材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规范教材选用管理,鼓励选用规划类、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高质量教材,优先选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或修订版教材。2021-2022学年,学校选用获奖教材占比46.5%,选用近三年出版占比24.5%,选用马工程教材的比例为100%。学校注重应用型本科特色教材立项建设,2021-2022学年,本校教师作为第一主编共出版教材7种。详情见表3-3

3-3  教师主编教材一览表

教师姓名

专著或教材名称

ISBN

出版社

吴茜

服装图案创意与表达

978751843585-2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倪晓静

室内设计基础

978756807104-8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戴欢

园林景观植物

978756807281-6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蔡静

中外园林史

978756807265-6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张炜

影视模型制作

978756806893-2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倪聪奇

三维动画模型与渲染

978756806928-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康爱梅

心血管重症护理

978712240207-3

化学工业出版社

(四)实践教学

1.实验教学

    本学年本科生开设实验的专业课程共计522门,其中独立设置的专业实验课程148门。

    学校有实验技术人员14人,具有高级职称3人,所占比例为21.4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人,所占比例为21.43%

2.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依据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和《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规范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报告)撰写、评阅、答辩、展演、成绩评定和推优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本学年共有226名教师参与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提供选题2331个,供学生选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数比例约占36.73%,学校还聘请了102位校外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为7.11人。

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现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72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10598人次。

(五)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成立创新设计研究院,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平台)1个。拥有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1人,创新创业教育兼职导师33人。学校积极开拓各种渠道,为创新创业提供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团队,并把创新创业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修订了《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有计划、成系统地打造各类项目。完善工作平台,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建设,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大力推进我校大学生创业工作上层次、创品牌、树典型。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获批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在课程建设方面,中心持续为大四的毕业生开设SYB创业课。2020年被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见习基地

    学校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机制,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同时组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在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1项、铜奖11在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中,获金奖3项、银奖3项、铜奖4项,“楚天创客杯”铜奖1项,获金奖数位列同类高校第一、省属高校前列。在“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青创空间专项)赛中,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作为唯一进入决赛的民办院校获得优秀奖。在2022年湖北省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大赛中,我校获得1等奖1项,2等奖1项,3等奖1项,优秀奖2项,优秀指导老师2名,并获得优秀组织奖。2022年湖北省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大赛中,校获得1等奖1项,2等奖1项,3等奖1项,优秀奖2项,优秀指导老师2名,并获得优秀组织奖。2021-2022学年,学校共立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个(其中创新6个,创业4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0个(其中创新23个,创业7个)。

(六)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变革,推进“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新形态。为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在2021年和超星尔雅在线课程签订合同,立足校情开展校内SPOC建设,助推在线课程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鼓励开设的课程以尔雅在线教育平台为依托,以《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在线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为指导,按照“建设一批、转换一批、购买一批、共享一批”的思路,围绕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教学资源等方面推进全校教学环境与资源信息化。

    本学年我校教师主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线上一流课程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线下一流课程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详情见表3-4

3-4 主持省级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项目情况

项目类型

国家级(教育部)项目数

省部级项目数

总数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5

0

5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线上一流课程)

0

2

2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0

1

1

线下一流课程

0

2

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包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的项目)

0

1

1

 

 


四、专业能力培养

(一)学科专业建设

    主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专业优化、调整、升级,在新专业设置过程中,贯彻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强化内涵、集群推进的发展思路,继续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提升,不断推进大文创 大健康专业集群发展。目前,设计与影视学科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021新增护理学、时尚传播、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等新专业,同时撤销动物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21年,学校按照坚持价值引领、严格质量标准、注重交叉融合、强化实践创新、推进整合重构的原则,邀请校内外专家和企业代表,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新版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突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用和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建设

1.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学校按照削枝强干、系统优化、整合集成的原则,基于对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分类、分析,不断优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以能力为本的应用型课程内容体系。

2)探索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真实的企业生产场景引入课堂,实施产教融合。积极推进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模式、项目教学模式、工作室模式、小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如管理类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从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理工类专业课程以案例引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边学边做,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动手操作技能;艺术类专业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学、练、做、创一体化教学。

3)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运用智慧教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强化课程信息化建设,课程网络共享资源逐步充实丰富。

2.推进小班化教学

    学校注重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改变现有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模式,对艺术类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和文理类的专业核心课实行单班教学,对全校各专业体育、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实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实行单班上课。对于适宜合班授课的理论课程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类管理,如规定部分难度较大的学科基础课,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课程的合班数量控制在2个班以内。为解决公共选修课(通识课)选课人数较多的问题,学校一方面激励教师多开课堂,另一方面引进了智慧树在线通识课程资源,全年共引进在线优质网络通识课程200余门,进一步降低了课堂人数,有利于对课堂的管理,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4-1  近两学年班额统计情况

班额

学年

公共必修课课堂数(个)

公共选修课课堂

(个)

专业课课堂

(个)

36人及以下

本学年

272

99

2004

上学年

305

54

1748

37-72

本学年

236

39

317

上学年

213

51

336

73-108

本学年

188

23

42

上学年

85

24

55

109人以上

本学年

55

47

9

上学年

133

66

3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持续推进“三进”工作,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学校党委会议的第一议题,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必学内容,作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干部、教师、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分类指导。二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学校党委直接领导,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各二级教学单位落实推进的工作格局。学校党委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每学期与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调研,带头讲好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强化高水平思政课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完善思政课教师“手拉手”研讨备课机制,打磨思政金课,不断加强思政课程教学教研。三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定学校《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知识、能力、价值塑造有效融合到每门课程当中,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四是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军训等,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纪律意识;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主题党团日、升国旗仪式、体育嘉年华、社团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党爱国主义教育。

(四)实践教学

    注重实践育人,不断优化实践育人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按照“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制定各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计划,构建了“体验与认知—探究与综合—应用与创新”梯度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学时比例,要求艺术类专业不低于40周;工、农类专业不低于32周;文、经、管类专业不低于30周。建立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校外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让学生完成从市场需求分析到产品或作品全过程训练。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管理队伍

    实行公开选拔、竞聘上岗等措施,选拔了一批熟悉教学规律、热心教学管理的教职工充实到教学管理岗位,坚持以服务教学为中心,优化了教学管理队伍,确保了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学校现有管理人员3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25人,占比67.57%;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6人,占比16.21%,持续从事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10年以上的管理人员16人,占比43.24%5-10年的人员6人,占比16.21%,其他大多数人员也都有3-5年的教学管理经历。教学管理队伍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和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学校积极鼓励教学管理人员通过进修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在职学习进修、校内培训、在岗培训、外出观摩等形式,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二)教学质量监控

1.领导重视教学。学校党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坚持把教学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研究部署教育教学重大事项。教学副校长经常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教学相关问题。实行校领导联系学院(部)制度,及时关注和解决教学工作问题。落实领导听查课制度,书记、校长和各级领导坚持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动态和质量状况,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2.政策激励教学。人力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师和教管岗位;工资调整优先考虑教师,教师系列在工资、福利分配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系列同级;制定《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学科研业绩积分标准(试行)》管理办法,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设立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奖,教学管理奖等奖项。2021年发放教学科研成果奖金77.1万元。

3.经费倾斜教学。逐年提升日常教学运行经费投入,2021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学费总收入比例达到13. 30%,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191.13元。重点用于专业内涵建设、本科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教学活动,较好满足了本科人才培养。

4.制度规范教学。修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教学管理体系层级清晰,岗位职责明确。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处,实行教、管、评分离。教学管理和质量监评双线并行、相互促进,形成了“三全一闭”质量监控体系,为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5.管理服务教学。各职能部门积极围绕师生成长和权益制定政策、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解答与回应师生关切,为教师潜心从教、学生专心乐学提供良好保障。每年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师生对职能部门服务教学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整改,不断提升服务师生和教学的质量。在近年来的满意度测评中,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均在85%以上。

6.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实绩。目前,学校选聘校内外教学督导20人,学生教学信息员466人,初步建成校院两级督导和学生教学信息员三支监控队伍,监控范围覆盖全校专兼职教师和全部课堂教学。新冠疫情期间,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对线上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及时掌握线上教学的运行情况,对教师给予评价、反馈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监控效果。

2022年,校院两级督导听课702节次,巡课159次,向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提出建议207条。开展学生教学信息员满意度调查15周次,全校课堂教学平均满意度为96.44%;组织151043人次参加评教活动,搜集学生反馈意见64629条。积极开展教学评估工作,评估专业15个,课程57门,教学大纲120份,教案122份,毕业论文131份,反馈改进意见和建议352条。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业情况

    2022年共有本科毕业生2373人,实际毕业人数2328人,毕业率为98.1%,学位授予率为97.7%

)就业情况

    截至20228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7.00%。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企业,占89.34%。升学68人,占2.92%,其中出国(境)留学16人,占0.79%详情见表6-1,表6-2.

6-1  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情况表

毕业

年度

毕业人数(人)

湖北省民办本科及独立学院平均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

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

学校年终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

2022

2331

80.7%

87.0%

88.1%

2021

2322

83.4%

90.0%

90.2%

2020

2111

72.6%

78.0%

78.5%

 

6-2  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情况表

毕业年度

武汉市就业占比

湖北省就业占比

2022

39.5%

53.2%

2021

47.5%

56.3%

2020

35.6%

47.1%

满意度调查

1.在校生满意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依托学校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定期收集课堂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021-2022学年,收集学生教学信息员填写反馈信息64629条,学生课堂教学满意度96.44%

2.毕业生满意度。2022年共有本科毕业生2373人,实际毕业人数2328人,毕业率为98.1%,学位授予率为97.7%。根据麦可思调查,2022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3%,对教育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为93%,大多数毕业生对专业课设置、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教学、任课教师、就业指导服务等工作满意度较高,对各项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为88%

3.用人单位满意度。近年来对200余家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较高,总体满意度为96%2022年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专业技能、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较满意,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达100%100%的用人单位表示有继续招聘本校毕业生的意愿。


七、特色发展

    学校围绕办学定位,坚持“两面向、两服务、两融合”的人才培养思路,以服务地方经济、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深化产教融合,通过与政府、高校、企业共谋共建共商、共、共享”,形成开放式协同育人环境

(一)坚持“两面向”,构建人才培养目标

    深入推进“四新”建设,根据学校艺、工、文、经、管、农、医七大学科门类专业设置情况,提出以面向大文创、大健康产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大文创集合了设计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等专业,大健康集合了护理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等专业,相近专业互为支撑,专业集群协调融合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建立交叉融合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交叉融合培养平台和实现路径。

(二)坚持“两服务”,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武汉设计之都”、“乡村振兴”、“元宇宙”等区域发展战略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提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学生个性发展为导向来统领人才培养思路。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订单班和特色班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因材施教,拓宽学科专业口径,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比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坚持“两融合”,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学校29个招生专业中,有7个专业授予工学学位,14个专业授予艺术学学位。作为湖北省重要的设计学类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共有7个设计学类专业招生,其中4个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制定艺科融合及多方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秉持“艺术实现、技术赋能、注重应用”的教育理念,厘清“双向进入、互为支撑、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培养思路,组建学科融合的教学团队,依托真实项目将多学科交叉贯穿到教学环节之中,创建了“产教融合、艺科融合”的育人新模式。如我校环境艺术学院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为抓手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依托学校乡村振兴研究院等教科研平台,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学校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喜人成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但对照教育部办学要求和学校长远发展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师资结构和教学能力需不断优化完善

存在问题:学校整体规划发展、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对教师队伍提出更新、更严格的要求,尽管师生比逐年优化,但是各专业间教师资源仍不均衡,需要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少数专业的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新引进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能力偏弱。

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大教师引进和培育的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根据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优秀青年教师,强化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二)课堂教学模式需不断改进创新

存在问题:尽管学校开展一流课程建设、课程评估活动,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不够明显,高质量课程的数量明显偏少。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与“四个回归”“学生中心”“两性一度”等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部分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对新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等新手段的学习和研究不够,主动开展教学改革动力不足,仍存在“照本宣科”传授书本知识的现象。

改进措施:加大课程评估力度,持续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根据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梳理全部课程,优先建设各专业核心课程。让广大教师在教学运行和持续改进中真正改革课程教学,从内容、方式手段和考核方式等进行全面革新;将改革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达到培养目标要求。

(三)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程度需进一步加强

存在问题:学校积极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引用第三方教学状态数据库和质量监控信息化系统。但由于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成立时间不长,目前监控手段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化程度较低,质量监控效果有待提升。

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教学状态数据库平台,搭建教学视频监控平台。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

 

 

 

信息公开目录